找到相关内容147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元法师著:慧日集(第三辑)

    勇猛精进的修行,这就是正念。  面对无常的现象,巨变叵测的逆境,心无动摇,又以慧眼洞澈因缘流转,掌握人生最殊胜的契机,都是正念的力用才能成办。  由此正念,进修各种道品、法门,得免堕入非因计因、非果计果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370238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止观入门

    五钝使─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:  (一)贪─于欲、色、无色三界中,一切的顺情之境,起贪著执取迷恋不舍的心;违情之境,起厌 舍不乐的心。  (二)嗔─于一切的违情逆境,起忿怒怨恨心,损害他人及他人之所爱。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570239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人生篇(四)

    雨的陋巷中,(P 429)乃至衣服褴褛,捉襟肘现,仍恰然自乐。试问他们为的是甚么?还不是为的求学的心切吗?老实说,世间上一班惊天动地的伟人,每每皆是从艰难的逆境中苦炼出来的!不经风雪,那有芬芳馥郁的梅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570433.html
  • 莲修必读(2)

     胡劳叹  为闲丈夫兒。胡劳发浩叹。娑婆本苦空。理欲原冰炭。?作奇男子。空行已?[敬+马]惮。况复魔纲稠。触处皆危难。冥冥三界中。何时夜方旦。所以出世?。每勤如幻观。岁寒松柏荣。炉戠金聚?。逆境是良师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4070736.html
  • 虚云和尚禅法要旨之探讨

    尚说:  我们个个都知道妄想不好,要断妄想,但又明知故犯,仍然打妄想,跟习气流转,遇著逆境,还是打无明,甚至好吃懒做,求名贪利,思淫欲等等妄想都打起来了。既然明知妄想不好,却又放他不下,是甚么理由呢?...

    胡健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4271148.html
  • 天台龙象 台湾高僧──斌宗法师(1911~1958)的生平与思想

    成为消  极逃生一类人了。看到萧杀愁人的秋天,当自己检点一下,我们有没  有被那如秋天萧杀愁人的烦恼痛苦所苦困扰,又不可发生厌世悲观的  心情;学佛人当能摆脱逆境,安心乐道过日;否则没有真实获到佛法 ...

    尹章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0571195.html
  • 淨因法師:和諧社會,從心開始

    应随着身外之物的转变而影响一个人的情绪。人若能领悟到“境随心转”的境界,在逆境中也会从容自在。佛陀一生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。   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,佛陀是法力无边、神通广大的教主。其实不然...

    淨因 ( 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3673201.html
  • 惟俨法师:慈悲心与空观

      菩萨要具足大慈悲心,必须要成就种种的因缘条件。如观无量众生的生死痛苦,所发的慈悲心必须要无有间断,要有精进勇猛、不放逸的心,要能忍受内外在的种种逆境,以及要有坚定的心,时时专念无上菩提,而更...

    惟 俨 ( 新加坡佛教总会主席、莲山双林寺住持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2273331.html
  • 黄庭坚诗禅交融的生命实践--论禅学修养对黄庭坚诗歌创作与理论之影响

    逆境时的心灵起伏,淡泊名利权位的欲望,解开心灵的束缚枷锁,表现坦然自适的情操。  (三)黄庭坚参禅修道的理念  黄庭坚为江西洪州分宁人,而江西一带亦是禅宗胜地,白政民云:“在众多的禅宗大德中,有许多人...

    谢智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2473438.html
  • 唯识五遍行心所及其与现代心理学相关概念之比较

    胜故。”在十二因缘中,有“触缘受”,更直接地说明了触是受生起的直接原因。  3、受与想  受是领纳的意思,当我们面对顺境与逆境等各种境界,内心自然会生起相应的快乐、痛苦等各种感受。想的基本含义是取像,...

    廖乐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773550.html